投资者风险评估新视角: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规避社会称许性偏差  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

笔者认为,不同心理类型的人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投资风险具有较大差异性,而目前的投资者分析体系局限于对投资者资金状况及投资履历的分析,尚未发现能有效帮助投资者了解其自身投资心理特点的分析系统,缺少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了解其心理风险的方法与工具。
A投资者分类评级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中国期货圈高速发展,交易量大幅增加;交易品种体系日趋完善;期货公司资本实力增强,经纪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同时,期货圈投资者也不断发展壮大,客户权益进一步增长,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向机构化、专业化转变的趋势。这无疑对期货公司的客户服务及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投资的本质是心理博弈,不同心理类型的人群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投资风险具有较大差异性。目前的投资者分析体系局限于对投资者资金状况及投资履历的分析,风险管理一般仅关注资金风险分析,尚未发现能有效帮助投资者了解自身投资心理特点的分析系统,亦缺乏可被投资机构采用的投资者自身心理状况分析并辅助提示投资风险的系统,更缺少帮助投资者有效了解其心理风险的方法与工具。
如今投资市场尚未形成统一的投资者差异化分类评级方法。有学者认为,投资者适当性应当以“投资交易的风险性是否超过投资者的风险容许范围”为基准进行判断。在实际操作中,投资机构往往将投资者的经济实力作为投资者分类的首要考量因素,并以经济实力判断其风险承受能力。如《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投资者分类标准规定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经验、知识、经济实力和投资目标等因素。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销售理财产品前,商业银行仅依据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投资者适当性判断。《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投资者也仅以资金状况进行划分。
中国香港的有关规定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划分为五个等级,投资者分级应该了解的资讯包括:投资者的资产状况、投资经验与投资产品知识、投资目的及风险偏好、其他投资要求等。
美国由纳斯达克、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等组织制定自律规则,将投资者依据资金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区分为专业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两类。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把投资者依据资金量、交易经历等分为普通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两类。但这种归类是动态的,同一投资者在不同经营机构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欧盟2017年生效的《金融工具市场指令》将投资者分为合格对手方、专业客户、零售客户三类。法令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进行正确风险评估的投资者归为专业客户,将非常专业的、具有完备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更大投资能力的投资者定义为交易对手方。
但实际上,投资者账户中的资产价值与其风险承受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手握巨资的投资者仍有可能存在极大心理风险。以投资者经济实力等外显指标作为主要依据进行投资者分类必然存在隐患。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应该只包括投资者客观上可承受风险的“资力”,还应该包括投资者主观上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能力,且投资者个人“资讯”及心理状况通常处于持续变化中,尤其是财产、收入、投资收益等“资讯”的变动非常频繁,后续影响心理活动的状况,难以跟踪修正,难以对变化的“资讯”进行及时适应,制约了风险管控的有效性。由于仅以资金量、投资经历为判断标准的投资者分类评级量表题量较少,内容简单,一些投资机构人员易于诱导投资者选择不符合自身情况的选项,从而对其销售高风险产品。
另外,社会称许性偏差现象导致目前的投资者分类评级系统的信效度不高。社会称许是指在自我评价时评价者通常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做出评价反应的一种偏向或心向,从而使自己或别人看起来更适合社会需要,主要表现为“装好”的现象。在结构化测试中,社会称许偏差现象大量存在,是影响调查与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为免受责罚与批评或者为了维护自尊、给人留下好印象,通常否认自己拥有的不被赞许的态度或行为,而肯定或强调自己拥有的正向特质,尽量使自己符合社会需要而做出的虚假反应。相关的研究表明社会称许性既具有特质性又具有情境性。正因为此,在投资者填写关于职业、学历水平、投资经验、经济实力和投资目标等内容的问卷时,给出的答案不一定是客观的,有时甚至投资者自己对这种下意识的美化行为都处于不自知的状态,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掌握投资者的真实情况,以致在后续的投资活动中埋下风险隐患。
B投资者心里风险评估理论
人格类型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家Hertwig在国际心理学期刊《Psychological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指出,在投资决策时,绝大部分决策是在不完全资讯的情况下做出的,理性决策在这种情境中显得无能为力。由于外部事件的不确定性,决策者缺乏理性决策所要求的完备资讯,也不了解所有的备选方案,同时决策者还受到个体的时间、想象、领悟、价值、情感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决策者只能在不完全资讯的情况下运用满意标准进行决策。在众多心理学研究实践中,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对不确定性决策的影响最引人关注。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类型理论与人格特质理论,它们对不确定性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
荣格提出了最为著名的、应用十分广泛的人格类型理论。荣格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力比多(心理学名词libido)的倾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的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力比多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类型,也就是性格反应特有情境的两种态度。荣格同时指出,人的心理活动有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功能。按照两种类型态度与四种功能的组合,就构成了八种心理类型。八种心理类型是: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情感型、内倾情感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外倾直觉型和内倾直觉型。
需要说明的是这八种心理类型,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切割区分,而是指出了在个体性格方面往往是某种性格类型占优势,还有另外一种或几种类型处于辅助地位。他强调了人与人彼此不同的性格特点,并为区分这些特点提供了一个体系。两种态度四种功能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然而在每个人身上又有不同的比重、不同的意识水平与个体潜意识水平,有的获得了充分的个性化,有的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因此,心理类型学说作为一个体系是用来说明个性的不同和差异,而不是要把所有的个体都还原或简化成一成不变的八种类型。这种分析应该说是客观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个体性格的鲜明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哲学上的辩证统一思想,即在某个个体中,包含一种或多种矛盾性,其中总有一种矛盾居于支配地位或占主要方面,因而才显示出某种类型的倾向性。
MBTI模型
Briggs和Myers对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建立了MBTI模型并设计了人格类型测量表(The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模型包含以下四个维度:一是表示对外部世界的取向,外倾(E)/内倾(I);二是表示收集资讯和理解情景的方式,感觉(S)/直觉(N);三是表示组织资讯和得出结论的方式,思维(T)/情感(F);四是表示组织外界环境的方式,判断(J)/感知(P)。每个维度都有两个极端,将这四个维度的每两个极端组合就形成了十六种人格类型,该量表经专家学者不断修订、完善,如今已有十余种版本,跨越STEPI、II、III三个阶段,对于人格差异的解析,也从类型间差异发展到类型内差异,直至个体差异。
综合看,MBTI信度、效度都很高。M版测试的分半信度在0.89—0.94之间,a系数达到0.88—0.94,重测信度在0.91—0.94。MBTI手册上列出了该量表与16PF、CPI、NEO等量表的相关研究结果。在人格理论与不确定性决策的研究中,MBTI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原因在于MBTI量表结构清晰、便于操作,人格维度更接近于商业决策所需的商业人格,量表中的问题更具有真实性。MBTI人格模型的结构便于实施人格与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MBTI人格类型模型是一个结构化模型,为人格类型划分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模式。根据MBTI模型,可以将人格分为十六种类型,每个决策者分属其中的一种人格类型,研究结果能够为每种类型的决策者提供改善决策的建议。MBTI中的S/N、T/F维度体现了决策者的资讯收集和处理模式、认知模式的偏好,这些偏好影响了决策过程。
因此,根据人格类型维度能够比较清晰地探索人格对不确定性决策影响的机理和路径。有学者通过对既往研究的梳理,发现MBTI模型针对风险决策具有预测效果,且由于MBTI模型的人格测量是一种自报告式的问卷测量方式,问卷中问题的措辞都比较中性,被试者回答问题时心理上没有太多排斥,更能真实地回答问题,因此问卷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被测试者的实际情况。
沙盘游戏疗法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创立至今,沙盘游戏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随着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沙盘游戏的对象从儿童治疗扩展到成人,从异常病人扩展到正常人,在面对各种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时,也有很好的干预效果。沙盘游戏,是让来访者自行挑选形态作为现实和想象中的物品的微缩模型沙具,摆放在盛有细沙的特制容器(沙盘)里,创造出一些场景。沙盘游戏治疗以心理分析之无意识理论为基础,注重共情与感应,在沙盘中发挥原型和象征性的作用,实现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的综合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沙盘成为沙盘游戏治疗的新方向。电子沙盘设计是类似一种电子游戏的形式,参与者可以从给定的沙具中自由选择和摆放,最终形成一幅沙盘作品。沙盘游戏疗法有助于提高被试者的阅读能力、注意力,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同时沙盘游戏也逐步开始应用于正常群体的自我发展与人格完善。有研究发现沙盘游戏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了解,使其加强了学生生涯决策的能力,证实了沙盘游戏可以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有效方法和工具得以推广和使用。初始沙盘是来访者在沙盘游戏治疗过程中所做的第一个沙盘作品,它是沙盘游戏的开始,通常更加接近意识层面,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初始作品所提供的各种能量来源,如移情和无意识的内在生命能量,通过对初始沙盘作品的分析,可以较好地对来访者进行鉴别,一系列研究表明不同的被试群体在沙具的选择、空间使用和沙盘游戏呈现的主题特征上都体现出群体间的特异性。因此,沙盘游戏可被有效应用于投资者心理状态的分析与治疗。

C投资者心理风险评估的应用

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与沙盘游戏相结合

人格是最为稳定的心理特质之一。在投资者分类评级工作中可以结合心理学人格分类及沙盘方法,探索具有特色的人格分型与投资模式,采用数据关联分析和模拟投资方法,基于个体施测的调查问卷、初始沙盘及后续投资选择,从中收集、归整资讯,选择、优化、论证和渲染关联分析演算法的结果,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模拟,可视化展示投资行为的心理分析过程,进一步验证分析效果。从而开发出相应测试工具,将人格分型理论及电子沙盘方法应用到投资风险测试中,构建集数据挖掘和数值模拟为一体的具有特色的投资风险分析警示测评系统,帮助投资者认识自身的人格特点,选择适合的投资方式。帮助金融单位有效识别客户风险,并进行有效、及时的风险警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可以有效化解投资心理风险的措施与手段。由于人们在填写量表时会由于自我美化倾向及对自我认识的程度不同,导致量表的结果不够准确。在初始测量时结合电子沙盘测试,通过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初始沙具选择以及沙盘图形的数据归类分析,两种方法结合以得到更为有效的人格分析模型。

基于动态心理数据关联演算法的风险评估

目前投资风险评估的方法,多要求投资者填写由一定数量问题组成的调查表格,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投资年限、投资经验等客观指标。这种划分较为机械和片面,而心理因素又是形成投资风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业内尚缺乏针对投资者心理特点的分类、心理状态监控及其在投资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这无疑影响了投资行业的和谐健康发展。基于投资者的心理和人格特征分析,利用测评系统提前提示由于人格特质不同导致的投资风险,帮助投资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及时了解风险情况,积极应对化解。目前关于投资取向的研究又往往将所有投资者都假定为理想状态下的理性人,局限于功效分析和概率计算的决策理论和模型,试图静态穷尽所有的相关因素,进而依赖加权、概率和理性逻辑原则进行决策,并未考虑行为心理的动态功能性和适应性,难以反映真实的投资心理情境。从心理学视角开发基于动态数据关联演算法的投资风险测评系统,探索有效化解投资者心理风险的方法,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视角,不仅能帮助投资者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及时、准确地掌握自身心理状态,从而控制投资风险,也可为金融单位提供深入认识客户的新途径,在此基础上优化自身业务指向,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投资风险化解服务手段,从而有效掌控从个体到整体的风险状况,助力现代金融与多元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建议

来源:期货日报   王力纬

教程

年龄可以带来智慧 :菲利普·卡雷特保持70年的投资习惯

2022-6-11 13:31:22

教程

塞勒的趣味经济学: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不理性

2022-6-11 13:31: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